




2024讀劇匯-以「敘事手法」、「reprise」、「結尾呈現」來看讀劇
文/安(喜歡劇場的平面設計)
看戲的這幾年,經過從著重戲劇主題、情節、類型,到較仔細觀察演員的表演,再來留意舞台、燈光、音效、服裝的展現與設計等等的歷程。而這次觀賞讀劇,則訓練自己將眼光回歸到文本本身,去思考其脈絡、情節合理性、角色的型塑,音樂的呈現等等,拋開演員的表演魅力,走位配置,服裝道具諸如此類的因素影響。
這八齣音樂劇讀劇,可說是各有特色,含括生命宗教信仰、親情、夢想、友情、熱血棒球、歷史淒美愛情、家庭社會議題、感情問題等等。對個人而言較難以抉擇一個主題論述之。因此,決定以看戲時最直覺的提問:「一齣戲怎麼樣會吸引到身為觀眾的我?」來加以探討。回過頭來看,察覺到自己在觀賞讀劇的過程,除了注重主題內容及劇情一些細節邏輯性的合理與否外,「敘事手法」、「reprise」、「故事結尾」都是個人不經意就會格外關注之處,也影響了自身對整體讀劇的喜好程度與評價。
一齣戲是否能引人入勝,如何巧妙地運用「敘事手法」著實是關鍵所在。以自己特別喜歡的其中一齣讀劇——《阿媽的比基尼》為例。個人認為此劇的開場敘事技巧實在高明。開頭由里長伯廣播聲帶出生活感,讓人很輕鬆地便可融入故事情境。再來,藉由一個個出現的鄰居、家人口中描述,以及素英的兩位好友們之間的拌嘴,讓觀眾很快地就能認識主角素英大概是什麼樣性格的人、與其他角色有什麼樣的關係、平常又是怎麼與他們互動的。而這些全都是在一首歌〈素英啊!〉裡便完成了!單單聽演員們唱完這首歌,不僅就可以獲得角色關係背景的資訊,也十分有畫面感,讓人不用透過實際正式的走位,就可以想像出在一個樸實且關係緊密的村落社區,街坊鄰舍如何從各方冒出,從事日常生活所做的事情。這實在驚艷到我,讓我深感佩服!

而在音樂劇當中的「reprise」,用重複的音樂旋律再現,要如何安排得巧妙,讓人覺得有新意,加深對此劇的印象,而不會感到太過重複、沒有特別意義,也是一個大學問。八齣讀劇裡,重複旋律再現的部分,令我比較印象深刻的有《極道繼承人》、《爬上頂樓看月亮》、《阿媽的比基尼》。思考其原因,大致有三點:第一,旋律好聽又好記。第二,歌詞簡潔有力,容易記住。第三,有做出轉折、對照,或加強重點。像是《爬上頂樓看月亮》第三場的〈新月時分〉,營造出芸芸眾生的神祕感。而在角色經歷了奇幻又神秘的事件後,又再次出現這首歌,則讓人感受到強調情節中時間的當下即刻性,要角色們好好把握,趁現在放膽去說、去做。對在台下觀戲的我而言,除了加深對此齣戲的印象,也感受到被提醒「珍惜把握每時每刻,勇敢去做自己想完成的事情」。
音樂劇結尾如何呈現非常重要,因為影響著此作品最後會留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與氛圍。我認為不論是皆大歡喜的結局,還是惆悵哀傷之感,或出乎意料的驚喜,未完待續的懸疑,只要讓觀眾意猶未盡,或在內心留下餘韻,帶出更多的反思,都是值得一而再再而三細細品味的創作。在所有讀劇作品中,我最喜歡《阿媽的比基尼》結尾的呈現——選擇收尾在三位好「媽」吉在海邊穿著比基尼,一圓素英年輕時那個夢想,無比快樂地暢聊鬥嘴嬉戲的場景。使我聯想到講述姊妹之間情感的日本電影《海街日記》的結局也同樣是在海邊開心地互動,所帶出的畫面都十分溫馨感人,彷彿感覺到有一股暖流徜徉在心頭。
沒提及的其他作品也有很棒的地方,或可以更好之處,但因篇幅關係,不加以贅述。最後,想說的是深感幸運能參與【讀劇匯】園丁計畫。身為小小的觀眾也很感恩能獲得這樣的機會,能在此提供一些個人淺見,備感珍惜。八齣音樂劇讀劇,各有其想訴說的事情;而看劇的當下與演後交流的討論,以及工作坊交流會,都讓自身有很好的收穫與體悟。也期待每齣讀劇之後的發展與調整,願每個作品都能以更閃亮的面貌呈現在舞台上。
